韩国军浦市代表团考察临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信息时间:2025-07-02】
【阅读次数:】
2025年6月26日,韩国军浦市行政支援局局长崔载勋率代表团一行6人赴临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参观考察。此次考察旨在了解临沂市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智慧化建设成果,重点聚焦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智能评标管理及透明化监管等创新实践。
一、临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字化交易平台的标杆
临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山东省规模领先、功能完备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2024年,中心完成交易90227宗,交易额达818.16亿元,交易量居全省首位,交易额位列全省前三。其市县一体化电子交易平台覆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全领域,实现100%电子化操作,投标人可通过互联网全程在线参与,真正做到“零跑腿”服务。
二、考察亮点:智慧化交易管理的创新实践
韩国代表团深入考察了中心五大核心区域,对临沂市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多项技术革新给予高度关注。
(一)窗口服务区:全流程电子化服务示范
开展CA加密密钥办理,搭建全省通用互认的CA密钥系统实现投标文件加密解密全流程电子化,保障交易安全;实行智能身份核验,通过刷身份证与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交易参与方身份精准核验,杜绝无关人员进入。
(二)专家评标区:科技赋能独立评审
一是广泛开展远程异地评标。临沂市自2020年启动远程异地评标,已与全国14省65地市建立合作,最远延伸至西藏日喀则(3900公里)。此模式通过空间隔离有效遏制“围猎专家”行为,同时整合跨区域专家资源。
二是部署“云签”签章系统。专家电子签章存储于省级云平台,通过人脸识别调用签名,实现无纸化评标报告签署,显著提升效能的同时,杜绝冒名顶替情况。
三是实现全市多点分散评标。场所设置119个评标专家独立评审席位、24个招标人代表评标席位,开发市县一体化席位预约系统,实现全市评标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跨区域评标时效。通过构建“专家抽取随机化+席位分配随机化”的“双盲”机制,有效遏制场所内围猎专家、专家串通评标的现象。
(三) 多功能开标大厅:“不见面”开标舱引领行业变革
部署智能化开标舱,集成高清摄像头、身份验证模块、监控系统等设备,支持远程参与开标,全流程电子化操作留痕,解决传统开标模式人员聚集、效率低下等问题。开标过程通过直播系统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推动交易阳光化。
(四)代理机构在线服务区与招标人代表评标区:物理隔离保障公平
通过区域功能布局调整,代理机构全面退出专家评标区,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与专家在线沟通提供服务,有效规避对专家的干扰误导行为,防范围标串标风险,保障评标的公正独立。区域间通过线上评标系统实现“零接触”,评标过程全程见证并同步至电子档案系统,构建起“线下不见面、线上全留痕”的闭环管理体系。
(五)监控室:“四合一”监控构建云智监管
通过全区域音视频覆盖,实时监测异常行为,并依托历史数据库进行多维数据分析,自动生成预警线索推送至监管部门。全流程电子档案与音视频资料依法长期保存,为审计、监察提供追溯依据。
本次考察过程中,临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仅对外展示了中国地方公共资源交易的最新成果,也为国际同行提供了智慧化交易管理的实践样本。韩国考察团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构建“数字赋能、智慧交易”的公共资源交易模式给予积极评价,在专家多点分散评标、不见面开标舱等方面表示深受启发,将在自身工作中认真借鉴相关举措,并期待有进一步沟通交流的机会。